|
084556qcoolloeodz4eocl.jpg (35.68 KB, 下載次數: 46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8 01:38 上傳
001d092fd0531026b2ad24.jpg (35.68 KB, 下載次數: 4)
保存到相冊
2011-11-11 08:45 上傳
交流會上的大件奇石收藏品
納溪區首屆奇石文化交流會落幕
“老板,這塊石頭多少錢?”“這塊石頭要3500元。”“一個石頭,咋賣的恁個貴喲!”這一幕對話發生在瀘州納溪區首屆奇石文化交流會的某處攤位上。昨日下午,記者來到納溪區的奇石交流會現場了解到,歷時一周的納溪區首屆奇石文化交流會,將于今天正式落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參展商紛紛表示,此次交流會的生意冷淡,成交量并未達到他們的預期效果。不少參展商已經在撤除攤位,準備奔赴下一站。
參展商:交流會生意冷淡
據了解,參加此次奇石文化交流會的參展商大約有100家,交流會的首日成交量約在70萬左右。來自湖北宜昌的奇石愛好者李家恩告訴記者,他是在網上看到了此次交流會的信息,專程坐飛機趕過來參加交流。但是,在交流會上,他帶過來的長江畫面石的銷售情況并不樂觀。“幾天下來,也就成交了四、五千塊錢左右。”李家恩說,原本他預計在交流會上的成交量會突破2萬元左右。
跟李家恩境遇相同的參展商有很多,尤其是專門參加大件奇石收藏品交流的參展商。來自云南的奇石愛好者戴師傅就是其中一位。“交流會首日,除了外地過來的收藏家購買了不少高價的藏品外,后來基本上大件很難賣出去。”戴師傅告訴記者。“大件基本上都走不通,10元錢左右的裝飾品銷量還不錯。”戴師傅估算了這一次的成本,“過來的路費,加上這些大件的物流托運費等等,基本上要虧損5000塊錢左右。”
舉辦方:奇石市場尚不成熟
為什么會出現生意慘淡的情況呢?
李家恩分析,瀘州市的民間奇石收藏文化本身非常深厚,但是由于未能形成成熟的市場,不少奇石愛好者都只是在進行小范圍的交流。“一般價格超過500元的大件收藏品,基本上很難賣出去。”李家恩告訴記者,他此次成交的奇石藏品,大多都在100元以下。“
本屆奇石文化交流會的主辦方中國酒城文化網和奇石文化展覽館的負責人白成軍告訴記者,“瀘州本地約有8家民間奇石交流協會,本身的奇石收藏文化底蘊還算不錯。但本地的不少奇石愛好者的經濟能力有限,在大型奇石收藏品上有心無力。此外,此次奇石文化交流會屬于民間自辦,因此在規模和影響力上均比不上政府舉辦。還是希望當地的政府部門能夠有效的引導,形成完善的奇石文化產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