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市(Bayannur),別名巴市、巴盟[114],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轄地級市。在蒙古語中,"巴彥淖爾“意為"富饒的湖泊”。[10]巴彥淖爾介于北緯40°13'~42°28',東經105°12'~109°53之間,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西、南、東分別與阿拉善盟、鄂爾多斯市、包頭市為鄰,北與蒙古國接壤,總面積6.5萬平方千米。巴彥淖爾市下轄7個旗縣(區)。「11]截至2024年年末,巴彥淖爾市常住人口為148.94萬人,城鎮化率為62.74%。[12][132]民族方言主要是蒙古語中察哈爾錫烏方言一支。[13]
巴彥淖爾市的地形地貌豐富多樣,北部是烏拉特草原,中部橫亙著陰山山脈,南部為河套平原。境內黃河經域綿長,湖泊數量眾多,[14]位處西風帶,是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151。巴彥淖爾地區原始社會就有人居住,先秦到明代長期處于中原政權和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分割或交替統治中。1956年,巴彥淖爾盟人民委員會成立,開始使用巴彥淖爾的稱謂。2003年,國務院批準巴彥淖爾市撤盟建市。[16-17]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發達,是國家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和肉羊養殖加工基地,優質農產品出口93個國家和地區。[11]2017年,巴彥淖爾市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2020年被評為全國雙擁模范城,2021年被評為國家衛生城[20]市。